老哥俱乐部





              行业资讯

              机器视觉中控制器的基础知识

              时间 :[2016-09-13] 浏览次数:861492 作者:market01

                 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,合理地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及照明手法 ,可使难以摄取的图像一举成功,并能取得更为优质的图像。而在使用机器视觉LED光源时,一般都提供几种供电方式可供选择。

                 机器视觉LED光源电源常见的有5V 、12V、24V直流电源,功率根据所用LED的数量多

              少而定。通常LED的工作电流在10mA~25mA,特别亮LED可达50mA甚至更高,而LED的电压降一般为1.8V到3.3V,因此通常每个LED上都串联一个电阻(分压电阻),这样才能保证LED发光均匀,而且在电压波动时不易损毁。

                 由于LED上的电压降和通过的电流都是恒定的,供电电源的电压不同时 ,多余的电压是串联的电阻所承担的 。例如给一颗1.8V、15mA的LED用24V供电时 ,需要串联1.48KΩ[(24

              -1.8)/0.015=1480],此时电阻的功耗是0.015*0.015*1480=0.333W ,如果使用多个LED颗粒组合成光源 ,光源会发出很高的热量,这时必须采用风扇等强制散热手段,否则光源的寿命会很短。而同样的LED使用5V供电时,串联电阻R=213Ω,电阻的功耗为0.048W,和24V供电时差了近7倍 。这时仅仅靠对流产生的散热效应就足够了,不必用强制散热的方法。

                 既然用低电压有好处,为什么还使用12V、24V呢?原因很简单 ,由于机器视觉系统于工业生产线上,一般24V是标准配置;另外电压高时,搞干扰能力强 ,而低压则对电源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是使用恒流源还是恒压源,环境温度有何影响等,均需要考虑。 

                  如果保持稳定的供电 ,那么光源的亮度基本不变,如果供电使用脉冲 ,脉冲的时间宽和

              LED本身的响应时间决定了发光时间 ,若是这个时间小于相机快门开启的时间,那么相机的曝光程度是由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决定的,如果大于快门时间,则由快门决定 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一般情况下 ,如果需要频闪光源(时间小于快门速度),传统上使用普通的照相机闪光灯  ,使用LED强度不够,所以以往针对于LED光源来讲,闪光是指光源开启时间大于快门时间的情况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此时就需要用到频闪控制器,通常采用的是超电流的方法,即控制通过LED的电流超出标定的值多少倍,而使亮度增加 ,但是这种高负荷的工作状态由于功率过大 ,发热严重,对光源的寿命影响很大,所以通常通电时间都很短,减少光源的工作时间,以此来延长光源的使用时间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使用频闪控制器,可以获得高亮的光源,可以减少环境的影响,可以减少快门时间从而减少动态拍摄时的拖尾现象 ,而且如果只需要平常的亮度时,可以使用低亮度的LED发光管,可以降低成本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但是使用频闪时,电源的成本会提高,而且同步问题也必须考虑,频闪控制器可以从外部输出触发信号来触发光源,也可以从外部输出触发信号来触发频闪控制器 ,本身输出触发信号同时触发光源与相机,这样能达到光源与相机触发的同步,从而进一步确保机器视觉系统的稳定性和检测精度 。



              • 客服1
              • 客服2
              • 华东办
              • 网站
                二维码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XML地图